面包是由面粉制成的一种美味可口的食物,被誉为人类劳动的果实。它一般以小麦、黑麦等面粉为主要原料,加入水、盐、酵母揉制成型,经烘烤、蒸、炸而成。
平时,一说到面包,我们总会想起欧美面包以及和式豆馅包、点心等。但如果依照上述定义,其范围则要广泛得多,还有种类繁多的面包不为我们所知。
面包已经“诞生”3000多年了。人类的个面包是在美索不达米亚(Mesopotamia)流域一带制作出来的。据传说,制作过程是这样的;往加工粗糙的麦子里加水,搅拌成糊状,再将它摊在烧红的石头上,不一会儿,一个没有发酵的面包就烤好了。
“诞生”于古埃及的发酵面包不久就流传到了希腊。随著希腊帝国的繁荣,希腊人对面包的制作工艺及烤箱进行了多种技术革新。发酵面包不可缺少的“酵母”也是这个时期培育出来的。随著岁月的流逝,面包流传至欧洲历史的又一个鼎盛期“古罗马帝国时代”。与以前相比,这一时期面包的制作明显带有工艺化、规模化的特点。在“罗马帝国时代”,举行任何仪式都离不开面包,就如同结婚仪式上不能没有婚戒一样。
14~16世纪由意大利发起的文艺复兴运动,使死气沉沉的欧洲逐渐出现生机。各国独具特色的面包文化也从此开始形成。在面包的推广普及上,有时,则得益于某些政治因素。
例如,公元1600年,意大利的玛丽,多梅蒂琪嫁与法国的亨利四世,跟随她一同前往的面包匠将面包制作技术传到了法国、因而法国面包就由此诞生了。羊角面包流传至法国,其过程也大致如此。随著贸易的发展,英国摸索出一套储存小麦的方法,提高了面包的品质,他们为了将面包输入北美大陆,在面包中加入很多黄油、白糖,以迎合美国人的口味。进入现代后,随著烤箱及电动面粉搅拌机性能的改善,面包的品质得以提高,品种也越来越多。
而中国人吃馒头的历史,至少可追溯到战国时期。《事物绀珠》记载“秦昭王作蒸饼”,萧子显在《齐书》中亦有言,朝廷规定太庙祭祀时用“面起饼”,即“入酵面中,令松松然也”。“面起饼”可视为中国早的馒头。到三国时,馒头有了自己正式的名称,谓之“蛮头”。明人郎瑛在《七修类稿》记:“馒头本名蛮头,蛮地以人头祭神,诸葛之征孟获,命以面包肉为人头以祭,谓之‘蛮头’,今讹而为馒头也。”
唐之后,馒头的个头开始缩水,不再是巨无霸形象,渐渐变得娇小起来。称谓众多,比如“玉柱”、“灌浆”等。但馒头的人头形状是在走入民间成为食用点心后,才有了改变的,元代时,已有了类似后世开花馒头的“煎花馒头”。忽思慧《饮膳正要》记载:“煎花馒头:羊肉、羊脂、羊尾子、葱、陈皮各切细”,“依次入料盐酱拌陷包馒头,用胭脂染花”。由此可知,馒头形状不仅不再是单一的人头形,初的馒头还是包陷的,曾经历了一个由包陷到实心的演变过程。
到清代,“馒头”“包子”始分家,但南北方对“馒头”“包子”的称谓各异:北方谓无馅者为馒头,有馅者为包子;而南方却有称有馅者为馒头,无馅者为“包子”的。
如今,现代文明的强大融合功能,已经逐步模糊了馒头和面包的界限,君不见,在南加州众多华人创办的面包店内,饼子和热狗一体,馒头与面包齐飞,共同组成了海外华人特殊的食谱,不但印证了美国多种文化共存的特色,也进一步说明了海外华人在继承历史和面对现实之间的弹性和活力,唯如此,才是这个数千年历史问题的解决之“道”也。